(通讯员 王敬钊)2011年夏天,公司物资部本着资源收集的目的,在大兴某处道路改扩建现场收购了一批国槐。时值盛夏,温度过高,我们对国槐进行了大幅修剪后移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一处苗圃中,因规格较大,在国槐“外销”过程中经历了颇多波折。转眼到了2016年,历经5年风风雨雨,这些国槐已经从当年胸径15-20cm的“小树”成长为部分胸径达30cm以上的大树,国槐“出嫁”问题就成为物资采购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近两年,物资采购中心曾想过多种途径“外销”国槐,并与多家园林设计院、大中型苗圃、园林绿化公司和公司各项目部接触和沟通,以期探讨安置国槐的可能性,但均因规格、需求数量、季节、价格等原因,没有最终实现。“完成公司自有国槐的处置工作”---年初公司对物资采购中心下达的目标责任书,更坚定了部门上下全体人员势必完成国槐安置任务的决心。
通过与公司各项目部的摸排与沟通,周口项目经理侯敬耀在项目施工本已困难重重的情况下,毅然决定担当这份责任,并与物资采购中心共同对这次“大事件”如何进行深化落图、如何确定栽植位置、何时进行栽植等进行探讨和策划,前后经过近5个月的步步落实,进入9月下旬,我们的国槐终于要“乔迁”新居了。
“搬家”计划启动之际,本以为可以简单的分三步:一是把大树装上车;二是开车拉往周口;三是在周口项目卸车、种植。但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:从前期的安排起树、吊装人员、机械,到联系货运公司、货车司机安排运输车辆,并与周口项目部沟通、协调安排现场卸车、栽植人员、机械,因公司并没有相关经验,物资采购中心首批先行安排2车次16棵国槐的移植工作,部门上下齐心,通过前期对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足预案,过程中克服种种不利因素,直至9月21日,伴随着2辆13米半挂货车的轰鸣声,第一批16棵国槐满怀着我们5年多以来的心血,终于顺利“安家”周口,并为以后大批量移植国槐打下基础。
随着十一节庆的到来,另一个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:新的交通运输法规于9月底全国施行,其中对超长、超宽等超限车辆有了更严厉的管制措施,这对我们如期运输大批量国槐提出了巨大的挑战。为了严控预算且不耽搁周口项目苗木种植计划,部门几乎找遍了北京、周口两地所有的大型运输公司,并多次前往周口项目部、货运公司及昌平苗圃进行协商谈判,最终历经十余天、前后共计六批二十一车次,按预期计划顺利完成了全部145棵国槐的移植工作。
这次国槐移植,是公司首次自主购买苗木进行栽植和养护,之后起树、吊装、运输并运用到自营项目的成功案例,它凝聚了公司领导的全力指导、帮助以及公司各部门的协助。通过这次工作,我们对国槐从起树、吊装、运输,到最后在项目现场的吊装、修剪、种植的全过程有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更深层次的认识,并且对苗木采购各节点费用组成有了更详尽的掌握,为以后公司项目投标、采购工作中对苗木价格可靠性的辨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,同时也为未来公司自有苗圃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一定的思路。
|